UploadFiles 科研骨干人员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致富彩票

  • 杨洪军,男,1972年7月生,医学博士,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科研教育处处长。学术兼职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医工程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从事中药新药设计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主持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课题;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1项(排名第1),获得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均排名第一);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12篇,主编著作2部;主持开发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
  • 胡世林,研究员
    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药学系。曾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项、部局级课题4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部局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第二完成人获国家科技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编学术著作3部,发表科研论文百余篇。1993年获得国务院授予对医疗卫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材道地性;中药材资源与质量研究。
  • 廖福龙,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
    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专业。1980-1982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与悉尼医院进修生物流变学。多年来以学科交叉方式开展活血化瘀中药药理学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各两项,国家专利两项,发表论文百余篇,编写专著12部。近十年来开拓了生物力药理学新领域,发文于药理学顶层杂志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任Clinical Hemorheology and Microcirculation杂志中国编委。曾任中药所药理研究室主任,院中药药理学科学术带头人,国际临床血液流变学会主席,国际生物流变学会副主席等。
    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力药理学及其在心脑血管等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 王跃生 研究员 中国中医科学院学科带头人
    主要从事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和制药技术的研究。在中药所期间,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973、863、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攻关计划、支撑计划、公益性研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22项,及国家软课题研究20多项,获科技成果奖12项次。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6部。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化学分析 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和方法研究 中药制剂技术研究与开发。
    Dr. Wang Yuesheng
    Academic leader of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Research Interests: Chemical analysi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Quality control technology and method for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R&D of Technology of Chinese herbal preparation
  • 陈士林博士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首席研究员;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中心主任;曾经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香港理工大学访问教授,并在英国皇家植物园丘园接受专业培训、哈佛医学院Mclean医院做访问学者等。现兼任“濒危药材繁育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野生药用植物保育委员会主席、美国药典传统中药咨询组顾问等。
    现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负责人,并担任Pharmaceutical Crops共同主编,CHM、《药学学报》副主编,PLOS ONE等十余种国际国内学术刊物的编委;完成了260余种中药材产地生态适宜性数值区划,编著《中国药材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在国际上首次验证ITS2作为植物通用条形码序列,创建了全新的基于ITS2的中草药DNA条形码鉴定方法体系及药材鉴定数据库,主编《中药DNA条形码分子鉴定》等书籍;通过全基因组解析提出灵芝为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研究的首个中药基原药用模式真菌,论文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发表, 被Nature China选为中国最佳研究亮点推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180余篇,包括Nature Commun、Cladistics、PNAS等国际著名期刊。
    陈士林及其合作者最新论文:
    1. Shilin Chen*, J Xu, C Liu, Y Zhu, D R.Nelson, S Zhou, C Li, L Wang, X Guo, Y Sun, H Luo, Y Li, J Song, B Henrissat, A Levasseur, J Qian, J Li, X Luo, L Shi, L He, L Xiang, X Xu, Y Niu, Q Li, Mira V.Han, H Yan, J Zhang, H Chen, A Lv, Z Wang, M Liu, David C. Schwartz3& C Sun* Genome sequence of the model medicinal mushroom Ganoderma lucidum. Nature Commun 2012 3:913 doi:10.1038/ncomms1923 (2012).
    2. Pang XH, Song JY, Zhu YJ, Xu HX, Huang LF, Chen SL*. Applying plant DNA barcodes for Rosaceae species identification. Cladistics , 2011, 27(2):165-170.
    3. China Plant BOL Group1,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a large dataset indicates that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core barcode for seed plants. PNAS 2011, doi:10.1073
    4. Y Zhu, H Luo, X Zhang, J Song, C Sun, A Ji,J Xu Shilin Chen* Abundant and Selective RNA Editing Events in the Medicinal Mushroom Ganoderma lucidum. Genetics 2014 .114.161414
    5. X Li, Y Yang, R J. Henry, M Rossetto, Y Wang* and S Chen* Plant DNA barcoding: from gene to genome. Biological Reviews 2014, DOI:10.1111/brv.12104
    6. L Xiang, J Song, T Xin, Y Zhu, L Shi, X Xu, X Pang, H Yao, W Li and Shilin Chen* DNA barcoding the commercial Chinese caterpillar fungus 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 Volume 347, Issue 2, pages 156–162, October 2013
    7. C Li, Y Zhu, X Guo, C Sun, H Luo, J Song, Y Li, L Wang, J Qian, S Chen*. Transcriptome analysis reveals ginsenosides biosynthetic genes, microRNAs and simple sequence repeats in Panax ginseng C.A.Meyer. BMC Genomics, 2013,14:245
    8. Xu J; Xu Z; Zhu Y; Luo H; Qian J; Ji A; Hu Y; Sun W; Wang B; Song J; Sun C Chen ShiLin;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Reference Genes for qRT-PCR Normalization in Ganoderma lucidum. Current microbiology 2014, vol.68, no1, pp.120-126
    9. Dong,L; Yao,H; Li,Q; Song,J; Li,Y; Luo,H; Chen,S Investigation and integrated molecular diagnosis of root-knot nematodes in Panax notoginseng root in the field Europe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 Volume 137, Number 4, 2013, pp.667-675(9)
    10. L Xiang, Y Li, Y Zhu, H Luo, C Li, X Xu, C Sun, J Song, L Shi, L He, W Sun, Shilin Chen*.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the Ophiocordyceps sinensis fruiting body reveals putative genes involved in fruiting body development and cordycepin biosynthesis. Genomics. Volume 103, Issue 1, January 2014, Pages 154–159
    11. Sun C, Li Y, Wu Q, Luo HM, Sun YZ, Song JY, Lui E, Chen SL*. De novo sequencing and analysis of the American ginseng root transcriptome using a GS FLX Titanium platform to discover putative genes involved in ginsenoside biosynthesis. BMC Genomics,2010,11:262.
    12. Shilin Chen*, Yao H, Han JP, Liu C, Song JY, Shi LC, Zhu YJ, Ma XY, Gao T, Pang XH, Luo K, Li Y, Li XW, Jia XC, Lin YL, Leon C.Validation of the ITS2 Region as a Novel DNA Barcode for Identifying Medicinal Plant Species. PLoS ONE . 2010,5(1):e8613.
    13. Luo H, Li Y, Sun C, Wu Q, Song J, Sun Y, Steinmetz A, Shilin Chen*. Co mparison of 454-ESTs from Huperzia serrata and Phlegmariurus carinatus reveals putative genes involved in lycopodium alkaloid biosynthesis and developmental regulation. BMC Plant Biol. 2 010,10(1):209
    14. S Chen*, H. Luo, Y. Li, Y. Sun, Q. Wu, Y. Niu, J. Song, A. Lv, Y. Zhu, C. Sun, A.Steinmetz & Z. Qian 454 EST analysis detects genes putatively involved in ginsenoside biosynthesis in Panax ginseng. Plant Cell Rep (2011) 30:1593-1601.
    15. J Qian, J Song, H Gao, Y Zhu, J Xu, X Pang, H Yao, C Sun, X Li, C Li, J Liu, H Xu, Shilin Chen, The Complete Chloroplast Genome Sequence of the Medicinal Plant Salvia miltiorrhiza PLoS ONE 2013,8(2):e57607.
    16. Y Sun, H Luo, Y Li, C Sun, J Song, Y Niu, Y Zhu, L Dong, A Lv, E Tramontano, Shilin Chen* Pyrosequencing of the Camptotheca acuminata transcriptome Reveals Putative Genes Involved in Camptothecin Biosynthesis and Transport. BMC Genomics 12(1):533 (2011)
    17 黄林芳, 郑司浩, 武拉斌, 降雪, 陈士林* 基于化学成分及分子特征中药材肉苁蓉生态型研究 中国科学C 2014,第44卷 第2期
    18 孙超, 胡鸢雷, 徐江, 罗红梅, 李春芳, 宋经元, 郭红卫, 陈士林* 灵芝: 一种研究天然药物合成的模式真菌 中国科学C 2013年 43(6):
    19 陈士林*, 庞晓慧, 罗焜, 姚辉, 韩建萍, 宋经元 生物资源的DNA条形码技术 生命科学 2013,25:4
    20 徐江, 孙超, 徐志超, 季爱加, 胡鸢雷, 孙伟, 王丽芝, 汪波, 杨培, 张鑫, 宋经元, 陈士林 药用模式生物研究策略 科学通报 2014,59:
  • 朱晓新,医学博士,二级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GLP中心主任。兼任北京药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药理学会理事等;第十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中药理论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药理学科带头人。
    近年来主要从事中药药理(心血管药理)学和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药新药的研发。以第一负责人承担相关国家级课题20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二等奖2项;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申请发明专利4项,其中授权1项。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主编专业书籍6部。
  • 边宝林,研究员,曾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科教处处长;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所长,泰山学者。从事中药化学及质量控制与中药新药开发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国家级课题10余项,发表中英文学术研究论文60余篇,编著3部(主编),获得国家中药二类新药证书2项,各种部级、院级科学技术奖励6项,标准物质证书1项,发明专利1项,培养研究生20余人。与日本、奥地利、澳大利亚多所大学实验室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组织多次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
  • 李川 博士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心主任
    日本•东京药科大学获药理学博士学位(Ph.D.),1998-2000年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药学院化学生物系癌症研究室 博士后。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中药药代动力学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作。首次提出并建立了两种相互补充的中药多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ADME/PK methodology for bridging pharmacology-to-chemistry和ADME/PK methodology for bridging chemistry-to-pharmacology),做出了一批获得国际认可、具有示范性的研究工作。发现了“低浓度电解质效应(LC-electrolyte effects)”、发明了“脉冲梯度洗脱色谱技术(Pulse gradient chromatography)”,这两项技术创新的结合与应用显著提高了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的中药多成分体内微量分析方法的可测性和可用性。李川研究员的科研成果先后发表在 Curr. Drug Metab.、Br. J. Pharmacol.、Drug Metab. Dispos.、Br. J. Clin. Pharmacol.、Chem. Res. Toxicol.、Anal. Chem.、J. Chromatogr. A、J. Am. Soc. Mass Spectrom.、J. Mass Spectrom.等药代动力学和分析化学领域权威刊物上,产生了积极的国内外学术影响。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代动力学。
    Dr. Chuan LI
    Research Interests: Major research areas include (1) ADME/pharmacokinetic studies of herbal medicines to support making evidence-based decision about the therapeutic value and use of medicines; (2) drug metabolism and pharmacokinetic studies to support 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 叶祖光,硕士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73中药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获中药药理学硕士学位,1986-1989和1992-1994先后两次在美国西弗吉亚大学药理毒系访问学者。
    几十年来主要从事中药药理毒理学研究工作以及中药新药和保健品的研发工作。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各种级别的国家研究课题30余项,其中获不同级别的成果奖9项。分别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作为主编、副主编、编委编著学术著作12部。还担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主任、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主编以及中医药现代化杂志副主编等兼职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理毒理学以及中药新药和保健品的研发
    Prof. Ye Zuguang
    Research Interests: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TCM) and R & D of both a new drug and a functional food from TCM
  • 张瑞贤(1955.11~),男,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医史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文化分会、编辑出版分会、科普分会副主任委员,医史文献分会委员等,《中国中药杂志》、《中医药文化》等4家杂志编委。中国药文化研究会委员、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专家等。研究方向为中医文献:侧重中药、方书、综合性医书等古籍整理研究;中医药史学:侧重以历史学方法研究古今中医药中本草、方书、疾病等各种专题的研究;中医文化:偏重政治、社会、民族、民俗等与中医药发展的关系研究;以及中医科普。
    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普项目1项《走进〈本草纲目〉之门——中药的发现》,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1项(“文革”期间中草药运动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项目1项(汤剂制剂标准),国家科技著作出版基金资助2项(《龙门药方释疑》、《〈神农本草经〉研究》),参加主持的子课题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一项(20世纪北京市中医史——科技史),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项目——中药饮片用法与用量的标准研究分课题——中药用量用法历史演变的文献学研究,中央级科研院所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药材标准及相关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中药区划。
    获(国家科委)全国科技进步奖(著作类)、(国家出版总署)优秀科技图书奖三等奖1次,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中医药优秀学术著作评选二等奖1次,获中国大学版协中南地区年度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1次,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期刊优秀期刊奖三等奖、二等奖各1次。2001年康莱特杯中医药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
    专著20余部,有《龙门药方释疑》、《历代本草名著集成》、《走进<本草纲目>之门》、《植物名实图考》等。参编著作20余部,有《〈神农本草经〉学术研究》、《医心方》(校点注释本)、《中国大百科全书》(二版)、《中国医学思想史》、《中西医结合医学》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如《古代儒士习医动机分析》;《宋代疫情与圣散子方》;《北京中医药科学研究的先驱》;《安国药王庙考》等。
    指导硕士研究生6名,博士研究生2名。
  • 杨岚,1986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获学士学位;2004年在北京大学药学院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任职于中国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毕业至今一直从事中药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有效成分研究、质量控制和新药研发。
  • 姜廷良(1933.6~),男,浙江省余姚人,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师。1965年上海第一医学院病理生理研究生毕业。曾任中药研究所所长、WHO传统医学(中药)合作中心主任。现任中药所唐氏中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中国保健科学会专家,美国芝加哥大学中医药研究顾问,2个国外杂志编委,5个国内杂志的主编或编委。获政府特殊津贴。曾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为访问学者,出访11个国家和地区。培养研究生10名、博士后2名。
    长期从事中药药理研究,主要包括抗肿瘤中药药理、方剂作用机理和物质基础、中药药理方法学研究等。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重点课题“中药复方体外实验的方法学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桂枝汤对体温整合调节”、九五攀登项目“中药现代化关键问题基础研究”首席专家。以下成果均排名第一:“六味地黄丸阻断食管上皮重度增生、预防食管癌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获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中药含药血清体外实验方法学研究”获2002年北京市科技二等奖,“中药注射剂研制指导原则”获1996年院级三等奖。获1999年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地奥药学奖二等奖。国内外发表论文150余篇,参编专著9部,其中2部获全国或大区优秀科技图书奖。
  • 梁爱华,女,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中药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二十五年。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安全性评价、中药毒性及其机理研究、中药抗肿瘤、抗炎、免疫和内分泌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曾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中药注射剂的安全评价研究”、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中西药物相互作用评价技术与规范研究”、澳门科技发展基金项目“抗禽流感中药BLG的研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千里光致胚胎毒性机制及其物质基础研究”、“青蒿琥酯对内毒素诱导的动物脏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蛋清多肽成分对抗菌素诱导的内毒素释放的抑制作用研究”、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项目“矿物药的安全标准研究”等国家级和部局级十余项课题研究。参与完成的多项课题获得了科研成果奖,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以及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成果奖等。在国际和国内核心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80余篇,参与编写、修订及译著5部。培养博士生3名、硕士生11名,其中作为与挪威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的主导师培养博士生1名。曾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青年、卫生部优秀党员、中央国家机关杰出青年。
  • 李建荣,女,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中药毒理和中药药理方面的研究工作,熟悉中药新药研制的相关政策和技术要求。作为课题组长主持国家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863计划)课题和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研究课题十余项,作为分题组长或主要参加者参加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研究课题十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在《国家技术标准战略研究——中药》和《中药药效研究思路与方法》等6部书籍中任编委。其间作为课题负责人或主要参加者曾获得中华医学会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中医局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获得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进步二、三等奖3项,取得两项创新药物新功效的国家专利。学术兼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常委、药品管理与中药知识产权保护专业委员会常委,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会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专家,国家自然资金项目审评专家,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
  • 肖永庆(1950.6~),男,湖北省武汉人,197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系,1983年中国中医研究院硕士毕业,同年到中药所工作。1999年获日本大阪药科大学博士学位。药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药研究所炮制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炮制重点学科带头人。现任中药炮制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从事中药化学成分、质量标准以及饮片炮制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重点项目十余项。其中,“17种中药饮片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2006年度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一名)、“栀子炮制原理研究”获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年度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一名)、“川芎、防风、白芷方成分组合研究”获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年度科学技术三等奖(第一名)。申请专利“用于治疗血管性疾病的川芎、防风、白芷的有效组分及成分配伍方”。近五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研究论文51篇,其中SCI收录3篇。探索了建立了“多有效成分定量,指纹图谱定性”的质量评价的模式、中药复方“成分配伍”研究新模式、“将饮片生产一线技术人员的炮制经验数据化”的炮制工艺规范化研究模式、传统鉴别与“多成分定量、指纹图谱定性”相结合的饮片质量评价模式、“炮制改变中药药性的科学内涵变化规律”的炮制原理研究模式。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炮制分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连续4年(03-06)成功组织了4届全国炮制学术会议。协助安徽、广东省饮片生产企业建立了省级炮制工程研究中心,大大地增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了饮片产品的科技含量。
    通过多年的科研工作实践,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学术见解,认为中药(无论单方还是复方)所含化学成分群是其发挥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其化学成分群的主成分起主要作用,成分之间的最佳配比是中药发挥最佳药效的关键。因而,不同的成分配比方将显示不同的药效作用。基于这一学术见解,目前正在进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单、复方成分配伍的研究。也正是基于同一学术见解,主张以中药有效部位及其所含成分的多成分定量、指纹图谱定性来制定中药的质量标准。还是基于这一学术见解,主张以中药饮片有效部位及其所含成分的多成分定量变化的综合因素来优化中药饮片的炮制工艺,以传统经验鉴别与现代仪器分析相结合来评价饮片的质量。
  • 梁日欣(1959.5~),女,河北省,医学博士,2001年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毕业。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药代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留学英国。多年来一直从事心血管药理和中药药理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血管药理学和中药药代动力学,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课题,“973”项目,科技部基础性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础研究课题,中医药行业专项,国际合作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多项。获奖两项,成果鉴定一项。近年来,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著作两部。兼任国家自然基金委、北京市自然基金委评审专家,中国微循环学会理事。
  • 崔晓兰,女,汉族、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和博士后指导教师。1961年10月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1984年哈尔滨医科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1990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获中西医结合药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中国中医科学院获中西医结合中药药理学博士学位,同年留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2002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2004年遴选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药理研究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重点学科和三级实验室学科带头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生物安全实验室负责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评审专家、中药保健品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阅专家、国家科技成果奖和北京市科技成果奖评审专家。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药学会老年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全国青年科技工作者联合会会员。《中华微生物和免疫学杂志》、《中国药理学报》、《中国药理学通报》、《中国中药杂志》和《中国现代医药杂志》编委等多项社会职务。2003年被评为北京市抗击“SARS”先进个人称号和中国中医科学院抗SARS勇士;2006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女科技工作者;2009年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主要从事中药药理研究。从攻读博士研究生开始,一直致力于中药抗病毒机 理的研究,在继承导师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勤于钻研,勇于创新,将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药理论有机结合和灵活应用,根据中医药治疗病毒性疾病疗效显著、相对广谱和低毒的特点,提出“中药抗病毒作用可能是通过干扰病毒--宿主相互作用环节而发挥作用”的设想,为中药抗病毒研究提供了全新思路。将电耦合成像技术、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流式细胞技术及电生理技术引入中药抗病毒研究领域,建立了多个相关试验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使中药抗病毒研究在方法学上得到了明显创新。近10年来带领研究团队在本领域承担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和面上项目;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部国际合作计划、北京市科委重点项目、北京市重大创新药物专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专项”、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团队建设项目等多项课题。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航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和三等奖1项。申请相关专利9项,获专利证书5项。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22篇,其中SCI2篇。
  • 林娜,女,广东潮州人,研究员,日本东京药科大学药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理论和复杂性科学研究室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中药学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炮制重点学科后备带头人。2007年起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医学科学部中药学流动编制项目主任。目前尚任北京药理学会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副主任编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审评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咨询与评审专家等学术职务,并被广州、天津、福建等多所中医药大学聘为博士生导师和客座教授。
    一直从事中药药性理论和中药药理学的科学研究。近十年主持、承担各类科研课题21项,包括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973)、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课题16项;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集体成果奖8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60多篇(SCI论文影响因子单篇最高7.751、单篇他引最高91频次),获全国性优秀论文奖7次;主编或参编专著6部。培养和协助培养硕士生21名、博士生7名和博士后2名。
  • 曹军(1962.1~),男,研究员,2005年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药药性现代诠释。主持和参加的项目有生物转化法开发中药新药的实验研究、双歧杆菌及其WPG在蛋白类保健品中的应用研究、压力与剪应力对毛细血管网络生成的影响、生物力与中药成分联合作用的药理学研究方法、急性高原病易感个体差异性的遗传学基础、栀子苷对疱疹病毒宿主细胞膜的影响、10种常用中药材栽培品与野生品差异特征研究、中药药性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中药药性成因研究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及省市科技项目。
    发表温郁金提取液抗辐射损伤的实验研究、Biomechanopharmacology: a new borderline discipline、压力剪应力川芎嗪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实验生物化学导论》、《生物化学考试常见错误与对策》等论文和论著40余篇(部)。
    姬松茸低分子量多糖抗肿瘤转移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双歧杆菌及其胞壁成分的蛋白类保健品研究和青春双歧菌多元蛋白的保健功能及发酵工艺的研究,分别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等。
  • 杨华(曾用名:杨桦,1956.4~),女,辽宁大连人,汉族,医学硕士,198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制剂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审评审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药制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中药杂志》编委等。
    从事中药制剂的工艺研究、质量控制和新药开发工作近30年,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新剂型的应用基础研究与新药开发。尤其是微乳技术用于中药复方制剂工艺研究方面已形成有特色的研究方向。曾主持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新药开发课题多项。。已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项,参加编纂并出版学术专著四部。
  • 刘淑芝(1954.2~),女,辽宁省昌图县人,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药剂学学科带头人。1978年8月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药学专业。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第一届中药制药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一届、第二届新型制剂(中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委,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杂志编委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审稿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评审专家、新药评审专家、国家发展改革委药品价格评审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中药经皮给药制剂研究;中药新剂型、新工艺、新技术研究;中药新药开发研究;辅料应用研究等。九十年代中期,在国内率先对中药凝胶贴剂(巴布剂)做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解决了中药巴布剂关键技术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在国内该研究领域具有很高的认知度。科研简况及代表性成果:主持和参与国家 “863计划项目”、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等重大攻关项目20余项;新药开发项目几十项;发表论文五十余篇;著作1部;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部局级二等奖3项,院级奖5项;中华中医药学会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是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独立培养研究生8名,毕业4名,在读4名,1名获2005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优秀论文奖。合作培养3名。
  • 张启伟(1955),男,汉族,现为中药研究所中药化学和质量评价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质量评价方法和质量标准研究。1982年1月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药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84年中医研究院分析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84年至今,一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1989至1990 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亚拉巴马大学化学系学习工作。1991年晋升副研究员,1999年晋升研究员。长期从事中药质量评价工作。1986年至1988年参加国家“七五”攻关课题,“八五”—“十五”期间主持国家攻关课题2项,参加国家攻关课题和其他国家级课题10项。十五”期间主持国家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子课题1项,参加国家级课题项。
    2008年获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排名第三;2001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参加;1997年获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五。发表论文60余篇。还担任《中国中药杂志》、《药物分析杂志》、《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委会委员。
  • 王智民,男,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4年7月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1994年8月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化学三级实验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质量标准化重点研究室主任,国家发改委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兼任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安全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新药评审专家库专家;国家保健食品审评专家;卫生部消毒产品和新资源食品审评专家;国家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改委等部委的项目审评或论证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药学杂志常务编委,Asian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Asian Journal of Pharmacodynamics and Pharmacokinetics、中国中药杂志等10个杂志编委;首都医科大学、江西中医学院等多个学校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
    围绕中药化学和质量控制方向,近五年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863计划等课题20项;在研中医药行业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等课题5项,获科技成果10余项;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20余篇;主编或参编著作8部;专利11项;培养研究生31名。
  • 杨滨(1967.9~),女,1967年生,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化学和质量评价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中药杂志》、《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委,中国药学会药物分析委员会委员。共主持10项国家级课题;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研究成果获5项国家及部局级奖励;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0名。研究方向为中药质量评价研究,一方面将中药化学成分分析技术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等其他学科技术相结合,建立中药质量评价新模式;
    得到了国家自然基金委、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等课题的资助,研究成果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获2003年度和2008年度两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02年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另一方面,将电化学技术、活性成分追踪技术应用于中药质量研究,探讨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建立基于药效的中药质量标准。得到了863、科技部国际合作课题、重大新药创制等课题的资助,研究成果在国内核心期刊和国外SCI源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获2008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
  • 郝近大,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药学会常务理事兼中国药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药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药学会理事兼中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鲜药研究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中国药学年鉴》、《中药材》、《中南药学》、《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等刊物编委等职。
    本人为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劳动人事部联合确定的首批全国名老中医药学专家学术继承人,主要研究领域为:中药材品种及资源调查、鲜品中药保鲜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及药学史等方面的研究。在有关中药材品种的历史沿革、常用药材品种的经验鉴别及鲜品中药的特殊作用机理等方面具有较深的研究造诣。曾获得:1987年度卫生部孙氏鼓励医学三等奖、国家中医药局1992年、1993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有奖征文一等奖、2000年度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度中国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2009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已发表专著有:《本草纲目彩色图谱》、《鲜药研究与应用》、《鲜药图谱》等20余部。发表中医药方面的科学论文80余篇,发表科普文章300多篇。目前承担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及国家中医药局科研项目多项。
  • 李先端(1955,5),男,研究员。1978年3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毕业,1978年3月至今,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生药研究室从事中药质量研究工作。1991年5月~1992年5月公派赴日本东京药科大学分析教研室合作从事分析研究工作。先后参加或主持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十五”攻关课题及国家级课题、部局级课题。参加研究课题获部局级、院级科研奖7项。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
    先后主持国家“九五”攻关子课题“中药大黄饮片炮制规范化研究” —子课题负责人中医药局级课题“利用先进技术消除白附子麻辣及刺激性副作用研究”—课题负责人;科技部基础性工作“大黄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子课题负责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项目“中药材标准”研究&mdash;诃子子课题负责人;科技部公益项目“食药两用8种中药炮制辅料质量标准”研究—胆汁和盐子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课题“铨水大黄规范化研究”大黄炮制研究。主持完成2005年版药典,2010年版药典大黄、马鞭草、佛手等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其标准已被药典收载。参加研究工作10多项。
  •  
    仝燕(1963. ~),女,研究员, 1986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士学位。2006年被聘为研究员。主要社会兼职:科技部“中小型企业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评审专家;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项目评审专家。江西中医药大学及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委及药学研究栏目编辑。
    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研究课题。主要涉及的新技术应用与创新有:大孔树脂技术、超临界萃取、粘膜给药系统、原位凝胶制剂技术等;开发新药30余个,涉及的剂型主要有:滴丸、微丸、分散片、胃漂浮片、泡腾片、外用凝胶剂、膜剂、冻干粉针等。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为中药新剂型及黏膜给药系统。发表论文40余篇,书籍3部。曾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及院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及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  
    王跃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新药、保健食品审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江西中医学院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和湖南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
    先后主持、主要参加完成了国家重大、重点课题及省、局等各类科研课题40余项,及国家政府各部门和辽宁、新疆、宁夏、江西、南昌市等软课题30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卫生部科技成果甲等奖1项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1996年个人获吴阶平医学奖-保罗·杨森药学奖药物分析专业三等奖。2001年获国家“九五”攻关“先进个人&rdquo;的表彰。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著作6部。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化学分析和中药制药技术的研究。目前在研课题有973课题1项,国家创新药物重大专项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
  •  
    邵爱娟(1959.6~),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生物系植物生理专业,获学士学位。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办公室主任,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生态学会中药资源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药用真菌和生物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近五年主持参加科研项目28项,其中国家级21项,主持国家级项目9项、分题组长2项;部局级科研项目6项,院级科研项目2项。获科研成果13项: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提名奖1项,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与6部著作的编写,获专利1项。培养硕士研究生9名。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中药资源学研究。
  • 杨洪军,男,1972年7月生,医学博士学位,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生导师、西南交通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科研教育处处长。研究方向为心脑血管药理学和中药组方优化技术研究。学术兼职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药专业委员会秘书,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医工程委员会主任委员。2002年以来,主持多项国家课题,获得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九);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3篇。
  • 陈敏,女,汉族,1961年3月出生。毕业于厦门大学生物系,理学学士,1982年参加工作,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药鉴定与分子生药学研究室主任,任第一届全国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药资源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专家库成员。从事中药鉴定、中药资源的调查与保护、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及中药质量控制等。承担及主要参加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等14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卫生部与世界卫生组织卫生技术合作项目等部局级项目7项;获得科研成果1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局级二等奖成果7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30篇,参与7部著作的编写工作,专利2项,培养硕士研究生8人。
  •  
    郭兰萍,女,研究员,博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物学博士后,奥地利Innsbruck大学访问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生态三级实验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生药学后备学科带头人,中国生态学学会理事,中国生态学学会中药资源生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中药杂志》编委,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道地药材评审专家。
     

    主要从事中药资源生态学及道地药材形成的环境机制研究。在基于现代空间分析技术的道地药材区划及遥感监测,中药栽培土壤环境恶化的综合治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活动,提出了道地药材形成的逆境效应假说。主持和参加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0余项。发表或已接受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著作1部,参与编写著作7部。获国家级奖励1项,省部级等奖7项,申报专利3项。2009年获得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三等奖(排名第1),2008年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1),2008年获得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1),2008年获得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建行”特等奖(排名第1),2007获得国务院学位办颁发“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006年获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排名第1),2005年中华医学会三等奖(排名第7),2003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8)。2009年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

  • 巢志茂(1963.3~),男,江苏常州人,硕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4年本科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1989年硕士毕业于中国中医研究院。1984年起在本院中药所工作。兼国家科技评估中心评估组组长,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天然产物标样组副组长,广西百色市人民政府顾问,右江民族医学院客座教授。199320002007年共3次赴日本留学。1994年借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72009年在本院医学实验中心任项目研究部主任。培养博士生4名,硕士生9名。
    1984年以来,长期从事中药化学成分和质量标准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十一五支撑子课题1项,九五攻关子课题1项,国家中医药局课题1项,人事部留学回国人员各类课题4项,科技部基础性工作子课题1项。作为主要人员参与完成了国家自然基金,国家中医药局,中国科协,十五、八五、七五攻关等课题。在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中医药局二等奖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中系瓜蒌第3名;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6种常用中药材质量标准及对照品研究中系瓜蒌第1名;在国家中医药局一等奖和院二等奖芫花肉豆蔻等常用中药饮片研究中系主要参加者。署名获得北京市科技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三等奖1项,院级二等奖3项。国内外发表论文95篇,其中5SCI收录。参编著作13部。获中组部等6部委颁发的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和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
  • 谭余庆(1960.1~),男,湖南省攸县人,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广州军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994年广西中医学院研究生毕业,1999年获中国中医研究院博士学位,同年在军事医学科学院从事博士后工作,2000年从解放军第303医院(南宁)转业到中药研究所。兼任中国药理学会会员。培养硕士生2名,其中1名已毕业。研究方向为中药免疫药理学。主持完成国家中医药局课题&ldquo;桂枝汤组成成分的整合作用与体温调节关系”,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攻关课题“退热解毒胶囊的研究”。参与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课题1项,国家“九五”攀登计划“中药现代化关键问题的基础研究”课题1项。正在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桂枝汤对体温的整合调节”课题的研究。“桂枝汤拆方研究”获国家中医药局基础研究二等奖1项(第六名)。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编写《中华本草》。
  • 张保献(1962.9~),,河南省邓州人,硕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审评专家、药品咨询专家,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专家,国家人事部留学归国人员择优资助课题审评专家。1982年河南中医学院中药系本科毕业,同年到河南省云阳中医药学校任教,1990年获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同年到中药研究所工作。培养硕士
    研究生5名,其中3名已毕业。长期以来致力于中药新剂型研究与新药开发。主持国家863课题“名优中成药银杏酮酯的二次开发”(课题组长),国家中医药局课题“中药水凝胶基质配方优选研究”(课题组长)。参加八五攻关课题1项、九五攻关课题1项、国家新药基金1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项、国家中医药局课题1项。“常用中药饮片研究”获1997年度国家中医药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主要参加者);获中医研究院科技进步奖三等2项(主要参加者)。“抗感泡腾片”获新药证书(第二名),获新药临床批件1个(第一名),获专利1项(第二名)。发表论文25篇,出版专著三部。
  •  ;     ;  周永生(1953.11~),男,陕西人,汉族,研究员,197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原中山医学院)医疗系,获学士学位,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副主任。
     
    曾主持课题:中医证侯动物模型建立与评价标准的研究;常用实验大鼠的中医体质学研究;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应用研究等,在各级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著有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 《实验骨伤科学》(副主编);《中国中医药发展五十年》(副主编)。
  • 任职情况:
    蔡仲德,(1953.3.5~),男,上海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药研究所科研处副处长、学科建设处处长、中国中医科学院新药研发中心副主任。现任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社社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学会中药资源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编辑出版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房》杂志常务编委,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代理人。
     
    主要业绩:
     曾荣获中国专利局“首届全国优秀专利软课题成果一等奖”;国家科技部“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科技进步二等奖;编著:《中药研究论文集》、《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等专著15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被国家科技部及国家司法部授予“全国知识产权工作先进个人”; 由其负责的《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先后被评为“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优秀期刊”及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由其主管的单位专利工作,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国家人事部颁发的“全国专利工作先进集体”;由其主管的单位研究生工作,在国家教委组织的中药学博、硕士点学科评估中,取得全国第一名。承担国家及部局及软课题8项,如“增创中药新优势知识产权保护研究”等;主持国家援外培训项目11项,如“发展中国家药用植物官员研修班”等,共计有300多位国外医药专家及政府官员参加了培训。
  • 周爱香,女,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药理、毒理研究,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大学学历。一直从事中药药理、毒理研究工作,在理论和开发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承担国家科技部课题、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0余项,主持完成40余项开发课题的研究,取得五项新药证书,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基础研究二等奖一项,
    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一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一等奖一项,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一项。取得五项新药证书:正柴胡饮胶囊【国药证字Z20030019】,抗感泡腾片【国药证字Z20010156】,桂枝颗粒【国药证字Z20010022】,通络开痹片【(98)卫药证字Z-136号】,生血康口服液【国药准Z20010107】。
  •  

    王祝举(1964.10~),男,河南省淅川人,硕士学位,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中药系,获学士学位,同年分配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工作;19961999年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攻读天然药物化学硕士研究生,并获得硕士学位。2001年~2002年在香港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现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副秘书长。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在读研究生4名。
    研究方向为饮片化学成分及质量标准研究、毒性中药炮制原理研究。主持完成的国家级课题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天南星炮制减毒机理研究”、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岷当归规范化生产及产业化示范研究—&mdash;当归趁鲜切制可行性研究”、“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传承研究”、“附子炮制过程动态变化及标准研究” 以及“甘草等5种中药材食用用法用量的安全性标准研究——番泻叶研究”等十余项,参加完成的课题二十余项;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6篇被SCI所收载。参加编写论著3部,申请专利1项;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
  •  付梅红(1963~),女,研究员,86年毕业后进入中药所工作至今。主要从事中药化学与质量控制研究。

    曾主持国家级课题有8项,作为主要参加者的课题4项,得到国家支持的到账总经费450多万元;主持的项目包括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科研院所专项等课题;共发表论文28篇,其中SCI 3篇,作为第一作者:SCI发表文章一篇、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文章7篇,获得科技成果2项;获得并申请国家专利各2项;获得新药临床批件1项;纵向课题成果技术转让1项;培养研究生3名,本科生8名。

    其中有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的国家重大创制新药专项立项支持的《抗脑缺血一类新药研究》;国际合作项目中方负责人的《血竭标准及快速检测方法》的申报及研究,以及作为子课题负责人主持完成了的十一五支撑计划《中药制药过程与设备工程化共性技术研究》之《栀子等中药微波协助萃取适应性系统研究》等项目。
  • 张村,中药学博士,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化学和中药炮制。近年来主要从事中药饮片化学成分、质量评价、炮制原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对前胡等10余种药材及饮片进行了研究,其中前胡被《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为国家标准;作为项目负责人或骨干完成了 “防风色原酮苷成分群对免疫性关节炎滑膜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课题的研究。同时作为骨干完成了“中药栀子炮制原理研究”等多项 “十五”攻关课题。其中“天麻等十七种中药饮片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2006年科学技术一等奖(子课题负责人),“中药栀子炮制原理研究”获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年度科学技术二等奖,“中药栀子质量评价方法及其科学原理研究”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度科学技术二等奖,“川芎、防风、白芷方成分配伍研究”申请了专利并获得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年度科学技术三等奖。目前作为分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炮制改变大黄药性的科学内涵变化规律研究”、面上项目“基于栀子炒炭存性的科学内涵探究”等多项课题研究。近5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4篇,作为课题组成员,参编论著1部。

  • 李 慧(1971.7~),女,1989年毕业于江西中医药大学。博士,博士后。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制剂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中药新型给药系统的制备关键技术及评价方法研究,中药新剂型、新工艺、新技术研究以及中药新药开发研究。涉及的主要剂型与技术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靶向给药系统、中药微丸、中药凝胶剂、中药分散片快速崩解技术等。
    学术兼职:中国中医药促进会中药制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世界中医学会联合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基金同行评议专家。江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生物技术杂志及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委。
    作为课题组长,承担国家十二五平台建设项目1项,十一五支撑计划课题1项以及部局级课题2项,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1项;作为分课题组长,还承担了国家级课题8项,部局级2项,院级2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20篇。参与编写著作4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贰等奖、叁等奖各1项。
       
  • 隋峰,医学博士,中药学博士后,研究员,现任中药研究所中药药性理论与复杂性科学研究室副主任,具有执业医师和执业药师资格,兼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委和审稿人,pharmaceutical biology等SCI源刊审稿人,中国药理学会和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会员。近年主要从事中药药性与中药药理相关的科研工作,从生物体的寒热感受环节入手,将现代生物学的最新发现—TRP通道蛋白引入到了中药药性的研究中,为从分子水平诠释中药药性的现代科学内涵提供了新的科研思路和研究领域。作为主要研究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参与完成新药开发项目多项,主持并完成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一项,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参与“973”、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多项;曾获广州中医药大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获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传承创新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获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40篇,被SCI收录 6篇;参编著作三部,申请国家专利两项、国际专利一项,指导研究生5名,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