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简介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始建于1955年,是我国成立最早的一所国家级研究中药的专门机构。自1983年起被确认为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
中药研究所经过六十五年的科学研究实践,培养造就了一批从事文献、中药资源及品种鉴定、化学、质量标准、炮制、制剂、药理、毒理和新药研发的科技骨干。全所现有职工500余人,设有中药理论与本草文献研究中心、生药研究中心、中药质量标准研究中心、中药制剂研究中心、中药炮制研究中心、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心、中药药理研究中心、生物力药理学研究中心、中药安全评价中心(GLP)、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研究中心、中药新药研发中心、中药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中药数据中心、整合中药学研究中心、雾化吸入制剂研究中心和期刊部,以及挂靠管理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全所拥有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 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办国家级学术期刊《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和科普期刊《家庭中医药》,承办国家级学术期刊《中国中药杂志》。设有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及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药学博士后流动站。
中药研究所构建了中药理论、中药产业关键技术、中药创新药物关键技术等完善的中药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中药新药研发的技术平台。中药理论研究重点进行中药药性理论、方剂配伍原理、炮制原理等研究。中药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围绕中药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重点进行中药鉴别与质量控制、中药炮制、中药制药工程化以及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研究,为中药产业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中药创新药物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围绕中药新药创制的核心环节,重点进行中药信息与数据挖掘、活性筛选与药效评价、化学提取与分析、中药制剂、中药代谢药理、毒理及安全性评价等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273项。已获科研成果奖项34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4项;开发新药33个,出版中医药著作230部,发表论文5400余篇。我所屠呦呦研究员由于在青蒿素研究中的杰出贡献,2011年被授予拉斯克临床医学奖,2015年获得华伦●阿尔波特基金会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6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 “共和国勋章”。
近年来,中药研究所在高水平论文发表、成果获奖、项目经费、新药研发、企业服务、人才引进、国际合作、环境设备升级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近五年,在国际知名杂志The Lancet,Nature Medicine,Nature Communications,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Molecular Plant, 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Nucleic Acids Res等发表SCI论文860余篇。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获奖,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李时珍医药创新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获奖成果水平明显提升。纵向课题经费创历史新高,承担国家各类重大科研项目数量稳步增长。新药研发实现跨越式突破,金柴抗病毒胶囊、舒咽片、金草提取物、金草片、双氢青蒿素片、黄连解毒丸、保心颗粒、檵木颗粒等获得国家新药临床批件。我所全面深度参与抗新冠肺炎中药新药--清肺排毒颗粒和化湿败毒颗粒研制工作,集中全所优势力量承担主体的药学部分研究内容。2021年3月,清肺排毒颗粒及化湿败毒颗粒均获批上市。近年来,我所横向服务合同额和到位经费快速增长,科研转化能力大幅加强。从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日本等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引进一批具有海外研究背景的优秀科技人才,提高了人才队伍国际化水平,优化梯队结构。
与WHO、美国、奥地利、挪威等80余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进行科技项目合作和人才交流。我所作为WHO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与荷兰莱顿大学共建“中欧中医药及天然产物研究中心”,与奥地利格拉兹大学共建“中奥合作研究中心”,与澳门大学共建“澳门中医药研发中心”。现拥有600兆核磁共振等3.8亿元科研仪器和设备。
现任领导
所长
陈士林,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首席研究员,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主任,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CGCM(中药全球化联盟)副主席、中国质量协会中药分会会长;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计划”创新团队负责人。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香港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并在英国皇家植物园丘园接受专业培训、哈佛医学院Mclean医院做访问学者等。兼任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日本东京药科大学客座教授、美国药典传统中药咨询组委员等。担任APSB,Chinese Medicine,CHM,《药学学报》等刊副主编。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
陈士林在国际上创建了基于ITS2的中草药DNA条形码鉴定方法体系,完成专著《中国药典中药材DNA条形码标准序列》,从基因层面解决中草药物种真伪鉴定的难题,被评为2016中国十大医学进展;
通过全基因组解析提出灵芝为首个中药基原药用模式真菌,被Nature China 选为中国最佳研究亮点推介;完成并发表人参、丹参、赤芝、菊花、卷柏、穿心莲、紫芝、紫苏、黄连 等全基因组图谱和相关组学研究,成功培育并获批8个中药材新品种证书或良种证书,主编并开拓奠定《本草基因组学》学科基础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列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完成并编著《中国中药材产地生态适宜性数值区划》,避免中药材盲目引种栽培,主持无公害种植项目成功推广应用;
获吴阶平医药创新奖、Agilent Thought Leadership Award等荣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和美国专利授权36项 ,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 论文300余篇,包括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等。连续六年入选Elsevier高被引中国学者榜单。
党委书记
张华敏,研究员,医学博士、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近年来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级课题9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兼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信息数字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名医传承信息化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际中医中药杂志》《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副主编;《中国医史文献杂志》《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委等。
副所长
边宝林,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所长,日本东京药科大学客座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药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中国医药经济技术与管理》、《中国中药杂志》等杂志编委。从事中药化学研究三十余年。承担国家级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研究论文80余篇(其中SCI,30余篇);作为主编,编著出版中医药书籍7部;获得国家中药二类新药证书2项;各种部级、院级科学技术奖励7项,发明专利8项,培养研究生30余人。在国际合作方面,与日本(东京药科大学、静冈大学、津村会社)、奥地利(格拉兹大学)、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港澳台合作方面,与中国澳门大学、中国台湾中药研究所等保持长期科研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并互派人员进行科技交流。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活性成分及中药新药开发研究。
纪委书记
常鹏飞,汉族,2003年7月参加工作,200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硕士学位,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2004年7月至2011年3月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新药研发中心主任办公室副主任
2011年3月至2011年6月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信息管理办公室主任
2011年6月至2014年7月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会副主席
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党委办公室副主任
2016年6月至2021年4月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党委办公室主任
2021年4月至今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