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彩票

您现在的位置: 致富彩票> 机构设置> 业务机构

业务机构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0日 点击数: 次
创立背景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药代动力学研究室成立时间较晚,但早在70年代中药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就采用3H、14C、51Cr、86Rb、125I等核素示踪技术进行中药作用原理和药物代谢研究,所建立的异源性大鼠黄体生成素(LH)放射免疫测定方法获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成果奖。八十年代中药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开始研究中药的体内过程,采用HPLC-ED法和HPLC-UV进行青蒿素系列的体内外代谢研究,完成了青蒿素在正常人、疟疾病人的药动学研究及青蒿素血药浓度与唾液浓度的相关性研究和一类新药青蒿素、双氢青蒿素等的ADME研究,为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九十年代在青蒿素等透皮吸收的研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从药效、药代动力学角度证明了青蒿素经皮吸收制剂的优越性,初步发展了透皮控制治疗系统,并在《Combating Malaria》发表学术论文,主持完成的局级课题“青蒿素透皮吸收研究”在1990年即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可以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在当时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领域占据先机。
随着药物动力学的飞速发展,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迫切需要一支具有扎实中医药功底、善于用中医理论去思维、同时掌握现代药代动力学研究手段的队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药代动力学研究室因运而生。
诞生与成长
2005年10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药代动力学研究室正式成立,建立了以朱晓新研究员为学术带头人、梁日欣研究员为科室主任的高素质的学术团队,拥有研究人员11人,其中研究员2名,副研究员2名,博士学位人员5名,硕士学位人员2名。在学术带头人的指导下,本室研究人员发挥自身优势, 在研究中不断思索,寻找经典药代动力学与中药药代动力学的契合点,探索适合中药及复方自身特点和需求的、能够更好地诠释中医药理论和揭示中药作用机理的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新的思路,形成了中药及复方ADME过程研究、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中药药代动力学技术、方法研究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目标,初步建立适合中药自身特征的药代动力学方法——药代动力学-药理学密切结合的研究模式,在国内药代动力学研究领域独树一帜,并得到了业内的广泛认可。
 
 
实验室建设
目前药代动力学研究室已拥有液相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全自动透皮吸收试验仪等仪器设备,建立药物吸收研究单向肠灌流技术、在体肠循环技术、外翻囊实验技术、原位肠-肝灌流实验技术,药物转运吸收研究Caco-2细胞模型建立评价技术、药物代谢研究肝药酶P450酶系在体、离体测定技术、二维或三维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微透析技术等关键技术17项,科学、规范的实验技术、实验室仪器的标准操作规程(SOP)49项,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21项,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关键性研究工作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2009年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药代动力学研究室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验室分级评审,成为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
主要成果
作为科技部“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关键技术及平台研究项目”(2003)-中药药代动力学平台的建设单位,近年来药代动力学研究室先后承担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项目“中药复方作用和配伍评价研究――戊己丸示范性研究”(2006年),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基于戊己丸配伍机理的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方病/证相关性研究”(2006年)、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从微透析法在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中的应用及与血药浓度法的比较”(2008年)、“黄芩汤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代谢特征研究及对细胞色素P450酶的影响”(2008年)、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基于药代动力学的补中益气汤等五种中药复方配伍原则的方法学研究”(2008)等国家级、部局级、院级药代动力学研究相关课题10余项,累计资助金额达600余万元。
在前期大量扎实有效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研究工作基础上,学科带头人朱晓新研究员立足于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药理学密切结合的研究思路的课题“基于药物相互作用的中药方剂配伍机理研究”再获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资助(2009年)。学科团队近5年已发表论文60余篇,专著8部,SCI收录3篇。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1项,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奖2项,北京市科技进步奖2项,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奖3项。学科共培养硕士研究生16名,博士研究生6名,博士后4名,并承担了国内访问学者和WHO进修生的培训任务。
不断地奋进,不断地思索,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药代动力学研究室全体研究人员共同的心声和写照。
 
收藏】【打印文章

致富彩票相关的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